成年人真正的通透,都大胆活成了自己

微信公众号推广指南 http://weixin.drip.im/blog/

文/柚子心心

图/来源网络,与文无关,侵删

TED演讲《要克服挑战,就别再与他人比较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请花些时间,专注于自己,而非他人,我打赌你能战胜那些挑战,并真正开始成就卓越。”

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被别人影响:

因为亲人的期待,放弃了自己热爱的职业;

因为世俗的眼光,不敢坚持自己的判断;

因为他人的成功,变得焦虑迷茫。

人生过半,回望过去,才发现纵使自己一直辛苦耕耘,然人生的花园仍是荒芜一片。

反观那些成功的人,往往是那些能清醒地认识自己、稳稳地掌控自己、坚定地做自己的人。

舞台之上,只有站好自己的位置,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聚光灯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,迷失了自己

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:

“我们曾经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,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

生活本就是自己的。我们没有必要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,放弃了自己的生活。

漫漫人生路,我们每个人都想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
唯有忠于自己的内心,才能准确找到属于自己那颗星。

著名读书博主都靓,大学毕业后,按照父母的意愿,考取了当地的公务员,成为电视台播音主持。

但没多久,她就厌倦了这个在别人眼里光鲜亮丽的稳定工作。

她不顾父母的反对,放弃了电视台的工作,报考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的研究生。研究生毕业后,她开始从事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策划工作。

2019年短视频开始成为自媒体的主流形式,她开始以主播的身份出境,并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,前后拍摄了900多条视频。

最终,她凭借着《自私的基因》《白夜行》等读书视频出圈,成为该领域的网络红人。

有人问他,当年为什么放弃了电视台的稳定工作。

她说,毕业后考公务员,并不是她的本意,只是父母觉得这份工作比较体面,自己不想辜负父母的期待。

可坚持了一段时间,她发现自己既不喜欢、也不适合这份工作。经过艰难的思想斗争,她最终选择了辞职,在自己的热爱里摸爬滚打。

如今,她自媒体平台上收获了3600万粉丝,还做起了直播带货,频繁出现在各大文化节目中。

放下别人的期待,固然会让人失望,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放弃了自己的梦想,却会让自己遗憾终生。

张亚东是个全能的音乐人,帮助朴树、王菲等制作过多部经典音乐作品。在别人眼里,他可以说是十足的音乐成功者。

但他在《十三邀》中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我一天都没有做过我自己。尽管我总说我不愿意让别人期待我什么,但其实我一直都还是活在那个里头。”,语气中尽显无奈。

听过一句话,很赞同:“人有两件事尽量少干:一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生活,二是用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。”

人生最怕,错拿别人的剧本,表演再真,也不是自己的角色。

人生只此一场,听自己的内心的声音,做自己的决定,方能落子无悔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定义里,限制了自己

苹果创始人乔布斯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你的时间有限,不要为别人而活。不要被教条所限,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。”

余生很短,不要让别人的定义限制了自己。

只有敢于冲破权威、不被观念限制的人,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。

经典名著《飘》中,我最欣赏女主人公斯佳丽。

经历过残酷的战争、严重的饥荒,面对父母离世的伤痛、以及赖以生存家园差点被人没收充公的生活困难。

她不得不走出温室,将自己武装成一个杀伐果断、雷厉风行的女战士。

她放下豪门贵女的那套礼节,亲自下地采摘棉花、到沼泽地里赶小猪、种植庄稼。

后来,为了重建塔拉庄园,她开始经营木材厂。

邻居们认为一个女人不该抛头露面出来做生意,不该将自己的精明表现出来,更不该把生意做得比自己的丈夫还好。

上流社会因此排挤她、邻居们因此不喜欢她、丈夫因此不理解她。

可斯嘉丽全然不顾旁人的非议,照旧做自己的生意,过自己的日子,成为亚特兰大数一数二的富户,成为战争后首批重建家园的人。

斯嘉丽说:“我偏要照我想的事去做,说我想说的话,不管人家喜不喜欢我”

她拒绝别人左右自己的人生,真正做到了勇敢地追随内心最真实的想法。

《无声告白》的玛丽琳,则因为世俗的观念将自己捆在生活的泥潭。

玛丽琳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女医生:她喜欢化学,喜欢做科学实验,她做实验比男生还出色,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。

但当时的社会要求女性“回归家庭”,她的母亲更是希望她嫁给一个优秀男人。

玛丽琳最终没能坚持自己的想法,而是听从母亲的安排,嫁为人妇、中断了学业、放弃了梦想。

她慢慢变成了和母亲一样的家庭主妇,并且因为自己的偏执,无意中害死了自己的女儿。

一个人最可悲的不是做错事、选错路,而是为了迎合群体的价值观,像枷锁一样禁锢住自己。

《乌合之众》说:“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,他便失去了自我。”

真正活得通透的人,都懂得不活在他人的定义里。

只有打破观念上的枷锁,才能对自己、对世界有个真实的认识。

只有打破思维上的枷锁,眼界才开阔,见识才能高明,人生才能展现勃勃生机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光芒里,干扰了自己

艾莉森·鲍尔特说:“一定要记住,你是独一无二的,其他人也是。”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,有些人领先于你,有些人落后于你,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。

没必要刻意追随他人的步调,别人的成功,我们也无法复制。

聪明人都懂得,为自己开场,站在属于自己的光圈里。

青年作家梁爽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。

一次工作的机会,她采访到了时间管理专家张萌。

当时她觉得同是86年女生,为什么人家又白又美,学历高、工作好,还能跟随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。

对此,梁爽也焦虑过,她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已经被同龄人远远甩在了身后。

慢慢地,她就释然了。

面对别人的优秀,梁爽表示:“她有她的刻苦与光芒,我亦在自己川流不息的小日子里发光发亮。”

比起活在别人的光芒下,她选择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。

认真生活、不断学习、敬业工作、像运营一家公司一样经营自己。

不再追随别人的脚步后,她反而活出了自己的光芒。

她运营自己的公众号,教更多的女孩变得更优秀和自律。

因为持续努力,她赶上了公众号的红利时期,收获了几十万粉丝;又因为文章被人喜欢并转发,最终被出版社编辑看中,出版了属于自己的图书。

她先后出版《当你自律自控,才能又飒又爽》、《当你又忙又美,何惧患得患失》。

她以自己为坐标,照亮了属于自己的花途。

海明威说:“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。”

面对他人的成功,没必要慌张,面对他人的落后,也无需自得。

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时刻表,时间到了,自然会绽放。

人也亦然,按照自己的节奏,才能快速摘得属于自己的王冠。

尼采曾说:“我们要忠于自己的成长,忠于自己走过的路,因为他们拼凑成的自己,才是独一无二的。”

人生如戏,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本,真正厉害的人都能站好自己的C位,做自己人生的主角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,迷失了自己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定义里,限制了自己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光芒里,干扰了自己。

余生很贵,我们要做自己人生的掌舵人:看清自己、勇敢的做自己、按自己的节奏追逐自己的光。

余生,请牢记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无关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