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解读丨刘志彪:传统产业不是低端产业 应进行现代化技术改造

医疗纠纷打官司要多少钱费用

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、

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刘志彪

■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刘慧

5月5日,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,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,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。并提出建设具有完整性、先进性、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、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刘志彪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条件和物质基础。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实现完整性,能够自己独立运转,不通过或者不依赖于国际上的产业供给,自己可以独立成体系地运转,当然并不排除与国际上的联系,如果遇到紧急情况,可以保证供应。完整性就是什么都可以自己完成。先进性实际上代表着产业链的位置,要通过技术创新进行升级,占据产业链高端地位。安全性就是供应链、产业链不被“卡脖子”。

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还提到,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不能当成“低端产业”简单退出。刘志彪向记者解释,现在有些人一说到传统产业就要淘汰,这种观点是不对的。比如汽车产业、服装产业都是传统产业,传统产业并不代表着低端,也不能简单说要退出和淘汰,而是应该进行技术改造,用工业化的思维进行现代化的技术改造,尤其是用人工智能技术去进行改造。

图片来源/摄图网授权

他举例说,汽车是传统产业,但现在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比较多,发动机由石化燃料变成电驱动,就变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,这个产业还是存在的,关键是用什么技术。服装也是古老的产业,以前污染很强,但现在印染技术都不需要用水了,服装还可以跟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连在一起,它已经是高技术的代名词了,已经不完全是传统产业了,所以产业不存在什么高低的问题,只存在用什么技术去改造的问题,我们不能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,有些地方提出“传统产业退出”的问题要引起重视,传统产业一定不能标签化。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点。

会议指出,要完善新发展阶段的产业政策,把维护产业安全作为重中之重,强化战略性领域顶层设计,增强产业政策协同性。

刘志彪认为,中国的产业政策未来要把产业安全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,过去的产业政策主要是分配资源的,现在看起来,产业政策在安全和效率之间要更加注重产业安全,也就是安全放在第一位。此外,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,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也非常重要,如果没有世界一流企业,就没有世界一流的产业,也不可能有现代化国家,这是整个现代化的基础。

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到,“坚持开放合作,不能闭门造车。”刘志彪对此表示,过去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,如果封闭起来发展产业的话,会影响产业竞争力。而且,如果没有竞争压力,产业就不容易进步。中国的要素水平与国际相比还是有差距的,要通过国内大市场吸引国外的生产要素参与中国的创新发展,所以我们不能关着门发展,参与国际竞争才能提高中国的产业水平。

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。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,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。

总监制丨王辉王继承

监制丨李丕光王彧刘卫民

主编丨毛晶慧见习编辑丨张宇萱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