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罗斯往中国出口天然气,明明有管道,为何还要用货轮运输?

白癜风检查

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一,产量位居世界第二,高达6270亿立方米。

俄罗斯地广人稀,每年仅能消耗掉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,多余的天然气则需要出口。

反观中国,作为世界第三大天然气消费国,自身的天然气储量却明显不足,于是,跟俄罗斯合作就成了最佳选择。

现如今,中俄之间明明有天然气运输管道,为何还要使用货轮运输呢?

想要弄明白这个问题,首先我们得先知道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基本情况!

2006年,中俄就有了合作的打算,在初步商议过程中,准备修建两条天然气管道。

其中,西线管道从西西伯利亚通往新疆,年输气量为300亿立方米,东线管道从远东地区通往中国东北地区,年输气量为380亿立方米,两条管道建成之后,每年的输气量将达到680亿立方米。

2014年,中俄正式签订了《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》,整个工程从设计到施工,过程进展十分顺利,东线北段于2019年10月16日贯通,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,东北地区顺利用上了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。

既然天然气管道可以正常使用,俄罗斯为什么还要用货轮往我国运输天然气呢?

其实,俄罗斯使用货轮运输天然气,纯粹是对管道的一种减压,整个天然气管道还未彻底完工,年输气量仅有50亿立方米,还没有达到预计的380亿立方米,更不能满足我国的需求,所以,货运运输依旧不能停。

中俄天然气管道的布局十分宏伟,建设难度非常大,俄罗斯方面,许多大型气田还没有连接成功,中国方面,从北向南的终点是上海,建设工作也在进行当中。

随着天然气管道的不断完善,工程彻底完工的一天终将到来,届时,管道将达到预计的输气量,货轮运输也可以停一停了。

在本次天然气供气合同中,年限约定是30年,但随着我国对天然气需求的不断提升,未来的供气量会越来越大,合作的年限也将不断延长。

这些都是后话,目前来看,在天然气管道没有彻底完工之后,依旧需要使用货轮运输!

在天然气运输中,对运输船的要求非常高,一般只能选择专业化的LNG运输船,其专业度非常高,生产难度也不输于航母,全世界只有中国、美国、日本、韩国4个国家具备生产能力。

LNG运输船有一个核心技术,那就是隔热保温技术,天然气在运输过程中,要保证其温度在零下163度左右,一旦出现偏差,就有可能发生爆炸,而一艘满载液化气船爆炸的威力,相当于几百万吨TNT爆炸的威力,堪称一场灾难。

俄罗斯通过运输船向我国提供的天然气,其实是来自亚马尔油气田,这是我国在海外投资的项目之一,投资的力度非常大,占据的股份也非常多。

亚马尔油气田位于俄罗斯北方,在北极圈以内,紧挨北冰洋,天寒地冻,最低温度在零下60度以下,说是无人区都不为过,想要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天然气管道,成本非常高,后期维护成本也相当大,一点都不划算。

所以,从亚马尔油气田开采出来的天然气,一般都使用运输船向外运输,在温暖的夏天,走北极航线,途经北冰洋来到中国,在寒冷的冬天,走大西洋航线,也能来到中国。

互利互惠,合作双赢!

上一篇:
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