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不要过来!再过来我就跳下去了!”这是年仅24岁的邓朴方面对逼迫,走投无路之下说出来的绝望的话,可是压迫他的人还没有打算放过他,步步紧逼。“砰——”的一声,邓朴方从楼上摔下的声音,震惊了整个北大校园。
邓朴方原本是风光无限的北大物理系高材生,但因为从高楼坠下,成了终生残疾再也科研无缘的残障人士。但是残疾后的他,并没有就此消沉,而是将目光投入另一个领域,拖着残躯继续奋斗,用余生将那件事做到了极致。真正诠释了身残志坚的含义。
那么当年风华正茂、拥有大好前程的邓朴方,到底是因为什么事情落得终生残疾?
又是什么事情让他不顾身体残疾,也要尽全力去做呢?
图丨邓朴方
一跃终生憾
1968年是邓朴方人生中最难熬的一年,年仅24岁还在上大学的邓朴方。九月的一天,下课的他走在回宿舍的路上,突然就被一伙人抓起来,被关到一个有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室。
实验室的光线昏暗,他不知道那些人是谁,可是他们对他做的一切,邓朴方一直都牢牢地记在了脑中。据邓朴方自己后来回忆:
“他们逼问我关于父亲的事情,还强迫我承认那些强加给父亲的罪行,我知道这些肯定是不能说、不能承认的。“
图丨上大学
对方见邓朴方不开口,就开始对他进行虐打,日夜折磨他。可即使是这样的折磨,邓朴方也没有说过关于父母不好的一个字,面对他们的“诬陷”,邓朴方还试图辩驳反抗。
可是那群人能做出私自监禁的行为,自然也不是什么讲理的人。邓朴方的抗争,换来了更加残忍的折磨。就读于北大物理系的邓朴方十分清楚,放射对身体的伤害。
后来双方矛盾又一次激化之时,被逼无奈的邓朴方,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,选择了从楼上跳下去。就是这一跳彻底改变了邓朴方的人生轨迹。因为这一跳,他落下了终身残疾。
原本是物理科研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,却就此跌落尘埃,造就终生遗憾。
图丨跳楼
喜得“刘师长”赐名
在这场悲剧发生前,邓朴方过去的人生,凭着自己的努力可以说是顺风顺水。
1944年,邓小平在山西一带带兵指挥抗战,就在这年妻子卓琳,在山西左权县麻田村生下了儿子邓朴方。妻子卓琳在怀孕期间,也跟随丈夫邓小平带兵打仗,自己是孕妇还要坚持照顾丈夫的衣食住行。
加上当时的条件实在艰苦,生产后的卓琳因为营养不足,没有足够的奶水来哺乳儿子,只好将儿子托付给村里的老乡代为哺育。
在那个艰苦的年代,一般刚刚出生的婴儿,都会因为营养不足,瘦瘦小小,而邓朴方却不是,他刚刚出生时的脸就是胖乎乎的。邓小平夫妇看着喜人的胖脸,心里喜欢的紧,就随口给儿子取了一个叫做“胖胖”的小名。
图丨邓小平抱着儿子
谁知这随口一取的小名,竟然一喊就是两年。两岁以前的邓朴方是没有大名的,一直就是叫“胖胖”。说到邓朴方大名的来历,还要提到邓小平的老伙伴——刘伯承。
1945年,129师正式在山西的涉县东岸村驻扎。
邓小平和刘伯承二人,一直共同带领一支军队作战,早已培养出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默契,私下关系也十分的好。当时部队里的人,都开玩笑地喊他们二人“刘邓”。
两家关系也好,于是顺理成章地被分到了一个农家大院居住。对于这件事,二人都很高兴。在闲暇之余,邓小平和刘伯承就坐在院子里一起抽烟,商量作战计划。
一日,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在院子里洗衣服,看见胖胖在院子里玩。突然想起来儿子已经快两岁了,连路都会走了,可是还没有个正式的大名。
图丨合影
于是她对着一旁的邓小平说道:“儿子都这么大了,要不你给他取个名字?”
邓小平拿着手中的文件听到这句话,没什么反应,云淡风轻地来了一句:“我觉得胖胖挺好听的,胖胖叫着也喜庆我觉得没必要。”说着还逗起了儿子。“那娃娃马上也要长大了,长大了上学还叫这个名字?那不得被人笑死?”卓琳有些嗔怪地对丈夫说。
“好,胖胖就我来给你取个名吧!”说着邓小平的目光扫到了不远处,也在院子里处理工作的刘伯承,嘴角扬起来了,开口道:“要不就叫‘邓太行’?这小子出生的地方不就是太行山一带嘛。”
图丨邓小平
妻子卓琳这时候也看见了刘伯承,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丈夫的意思了,嘴上也带了笑,但是没出声。反而是远处的刘伯承率先笑出了声。
邓小平又对着刘伯承说:“师长啊你笑什么?我猜你这笑是在不好意思吧?你们家娃好像也叫‘太行’啊。怎么能这样呢,一下就把我家娃娃的名字抢了,这可怎么办?”
“那要不师长你给取一个呗!”见邓小平开始打趣,卓琳也开始应和道。
“你俩可真是夫唱妇随,不过我哪好意思。小平同志在部队里可是干政教工作的,这可是你擅长的领域啊,我怎么敢造次?”
“今天我就想偷个懒,而且大家不是都说‘刘邓’不分,你取那不就等于我取了!”
图丨邓小平与刘伯承
在二人互相打趣的同时,卓琳已经停下了手中的活,把一个人玩得正欢的胖胖带过来了。见夫妇二人这样,刘伯承也不再推辞,转身对着胖胖招手:“胖胖啊,来,过来伯伯给你取个威风的大名!”
刘伯承在纸上写下了"朴实方正“四个大字,然后从中圈出了“朴”“方”二字,对着邓小平夫妇说道:“我看啊就叫做'朴方’好了,你们的这个儿子啊长得朴实方正,将来啊定能如他的名字般成为一个正直的人!”
邓小平、卓琳二人也很高兴,邓小平对着憨厚可爱的儿子调侃地说:“胖胖啊,还不赶快感谢刘师长赐名!”像是听懂了一般,年幼的邓朴方,真的对着刘伯承展开了笑颜。
后来长大了的邓朴方,果真没有辜负刘伯承给他取名字的初心。即使是在生命中最难熬的日子里,他也守着“朴实方正”一词,踏踏实实做人,创造出自己的一片朴实天地。
图丨刘伯承
从云空跌落尘埃
虽然是邓小平的儿子,可是邓朴方从来都没有打算过依靠父亲。从小时候懂事起,邓朴方就十分的努力踏实,当别人家的孩子都在疯玩时,邓朴方在学习,他总是穿着一身破旧的褂子,留着普普通通的学生头。
稚嫩的脸上总是一副严肃的表情,无论到哪里都装着书。邓小平的朋友们见了总是打趣他“这是个小邓小平吧!”
后来全国解放了,邓朴方随着父亲邓小平前往北京。邓小平任副总理,可是到了新地方也没有人知道邓朴方的身份,大家认识他都是因为他的好成绩。
1962年,邓朴方以每门平均分都高于九十的好成绩,顺利进入了北大物理系。
图丨北京大学
入学前,父亲曾问过他为什么要选择物理系,是因为妈妈曾经就读于北大物理系,给他的激励吗?邓朴方老老实实地告诉父亲,是因为新中国正在集中力量搞科研,选择物理是因为国家需要。
听到回答的邓小平很欣慰,儿子有为国献身的觉悟,让他觉得自己后继有人了。踏入北大就读的那一天,邓朴方很高兴,这是他人生的新阶段,往后他就有机会,在热爱的领域大展宏图了。却不知,他的人生也将在这个地方发生扭转。
1968年,父亲邓小平陷入了“大风波”,作为儿子的他也受到了牵连。受到逼迫的邓朴方从高楼上跳下,身体里的十一、十二级胸椎,第一级腰椎当场就压缩性骨折。
图丨跳楼重伤
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况,受伤后的邓朴方先后被送到多个医院,可是因为他的身份特殊,医院都拒绝接受他。后来迫害他的人害怕事情闹大,便强迫北医三院接受他,可也仅仅是“接受”。
邓朴方严重的伤势,并未得到有效的治疗,越拖越严重。发展成了胸部下都没有感觉的高位截瘫。据后来有条件后,给邓朴方进行了全面诊察的医生描述,邓朴方刚刚受伤时如果能够得到有效治疗,最多只会腿部以下没有知觉,后来那样严重的病情完全是拖延病情导致。
从北三院到北大校医院,再到清河救济院,邓朴方就像是一块”烫手的山药“被扔来扔去。这般处境的他,谁又能够想到他是北大物理系的高材生呢?被送到清河救济院的邓朴方,境况更加糟糕。
图丨北京第三医院
说实话救济院就是个残疾人的收容所,加上邓朴方一共只有十二个人。而十二个人里只有两个人能够行动自如:一位年纪很大的聋人老翁,和一个半大的智商低下的孩童。
这里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。后来邓小平的妹妹邓先群,到北京看望邓朴方,辗转多次才找到了在救济院的邓朴方,看见邓朴方艰难的生活状况,邓先群心中泛起阵阵难过。
远在江西的邓小平、卓琳,还毫不知情。后来邓先群给他们写了一封信,二人这才知道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遭此波折,从云空一下跌入尘埃。
图丨合影
重新振作,全力投入新事业
那时的邓小平处境也不好,可是自己处境再艰难,也希望儿子能够稍微好过一些,这是天下父母的共性。远在江西的邓小平,当即就给中央的汪东兴写信,希望能够将儿子接到自己和妻子的身边,亲自照顾,让儿子能够少受点苦。
“可怜天下父母心”邓小平就算再有才,可是面对儿子的受难,他也怀着的是最朴实的父母心。后来这个请求被批准了,邓朴方顺利地被接到了父母身边。
那时的邓小平夫妇已经年逾花甲,照顾一个成年残疾人谈何容易。看着父母每日辛苦劳动后还要照料自己,邓朴方觉得十分的愧疚,可是他已经够苦了。
他真的无比渴望能够改变自己,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的状况。他在心中祈祷着:“哪怕是能够让我坐起来都足够了,我一定会用我的余生去报答父母,做有益的事情。”
图丨邓小平夫妇在江西
机会真的来了,风波过去后,邓小平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重回了中央,邓朴方也得到了机会接受权威的诊治。邓朴方接受到了世界顶尖脊椎外科医生,阿姆斯特朗的医治,从只能躺着到可以坐起来。
这对于原本以为自己陷入谷底的邓朴方,重新带来了生活的光明。手术后的邓朴方又接受了专业的康复治疗,病情大大缓解。已经能够有精力地做一些原来能做的事情。
回顾自己残疾后的历程:从高位截瘫只能躺着,到能够坐起来做有益的事情,从无人照看到接受专业的护理,邓朴方感慨万千,也是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,身为残障人士的艰难。
一个想法在他的心中萌发:利用自己的力量帮助残疾人群体,帮助残疾人群体重归社会,能够更好地生活。邓朴方从来都不是只想不做的“大梦想家”,而是真正的行动派。
图丨合影
1983年他联系了同为残疾人的王鲁克。决定创办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。经过一番商讨和规划后,正式约见了卫生部和民政部的部长,向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后来经过磋商,讨论方案正式确立。康复中心工作筹备小组,正式于1983年三月十五日成立。
这于邓朴方而言是个值得纪念的时刻,因为他终于在残疾后,重新将自己的身心投入了新领域。同时这对全国的残疾人群体而言,也是愿意重大的时刻,因为这个项目,无数的残疾人士被造福。
就如邓朴方最初设想的那样,他的想法真的在后来的日子里,帮助了成千上万的残疾人。在机构设立的第二年,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成立。后来邓朴方一直专注地致力于帮助残疾人,这就成了他最大的事业。
图丨邓朴方
在邓朴方的努力下,项目开始的第三年,中国就有几十万的残障人士受到了帮扶。我国的残疾人事业也开始走向正规化。残疾人基金会、中国盲聋哑人协会、中国残障人协会三合一。
邓朴方一席人还在全国范围内,成立了数千个帮助残疾人的机构。邓朴方真的凭借自己能力,将帮助与自己一样的残疾人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。
当然在专心于自己事业的路上,邓朴方也不是没有遇到困难和质疑。曾有人在知道他是邓小平儿子的身份后,公开的在公共场合嘲讽他:“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邓小平的儿子,怎么可能将事情做得这么好?”
还有人诬陷他,只是表面上为残疾人筹款,实际上筹来的钱都被他贪污等等,诸如此类的言论数不胜数。
图丨邓朴方(右)
可是身正不怕影子斜。面对诋毁质疑邓朴方从不懊恼,而是云淡风轻地说:“他们之所以质疑,是因为我们做得好到了一定的地步,让人不敢相信一个残疾人能做到,这也算是一种肯定了。”看见邓朴方这样大度的发言,那些诋毁的人都觉得自愧形惭。
纵观邓朴方的一生,他真的用行动来证明了什么叫做身残志坚,也诠释了自己名字里“朴实方正"的真正含义。
他是真正的强者,从不向所谓的命运屈服,用自己的汗水努力,打拼出了属于残疾人的一片天!
电动牙刷头 https://www.brushdoctor.cn/product/ddyst